描述
描述

国内外各种盐碱地改良措施基本可归为工程措施、农艺措施、化学措施和生物措施四类→

浏览: 作者: 来源: 时间:2023-09-19 分类:农资知识
新华社北京7月22日电 题:做好盐碱地特色农业大文章——中国农业科学院资划所专家谈盐碱地综合改造利用

新华社记者于文静

近日召开的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二次会议指出,要充分挖掘盐碱地综合利用潜力,加强现有盐碱耕地改造提升,有效遏制耕地盐碱化趋势,做好盐碱地特色农业大文章。

多年来,我国盐碱地治理改造有哪些做法?取得哪些成效?下一步如何做好盐碱地特色农业大文章?记者22日采访了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研究员李玉义。

盐碱地治理改造取得阶段性进展

开展盐碱地综合利用,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战略意义。

李玉义表示,公众所说的盐碱地多指含有盐碱成分的土壤,即含盐量一般超过0.1%的土壤,包括盐碱耕地、盐碱林草地、盐碱未利用地等我国盐碱地主要可大致分为五大类型区:西北内陆盐碱区、黄河上中游盐碱区、东北松嫩平原盐碱区、滨海盐碱区、黄淮海平原盐碱区,其中黄淮海平原是成功治理盐碱地的典型区域。

一般而言,当土壤含盐量超过0.1%时,普通作物品种的生长开始受到影响;当土壤含盐量超过0.3%时,大部分作物品种产量明显下降。”李玉义说。

近年来,农业农村部会同有关部门通过加强耕地土壤盐碱化防治,探索不同盐碱类型区域的综合治理模式,实施盐碱地普查,加强“以种适地”,积极推进盐碱地治理改造。

其中,截至2022年底全国建成高标准农田10亿亩,有效提高了农田灌排能力,强化了耕地土壤盐碱化防治。2020年至2022年,农业农村部指导8个省份开展了盐碱耕地治理试点项目,3年累计实施面积240万亩次。各地累计建成了200多个集中连片综合治理示范区,项目区耕地质量平均提升0.11至0.51个等级。

在加强“以种适地”方面,农业农村部在主要盐碱区开展水稻、小麦、玉米、大豆等农作物耐盐碱资源精准鉴定和耐盐碱品种审定;推进耐盐碱作物育种创新攻关,加快突破性新品种选育。

盐碱地治理要解决经济、生态等关键问题

近些年来,我国盐碱地治理采取了哪些技术措施?

李玉义介绍说,国内外各种盐碱地改良措施基本可归为四类,即工程措施、农艺措施、化学措施和生物措施。

工程措施包括建设排灌设施、平整土地等。通过完善灌排体系,淋洗和排除土壤中的盐分,控制地下水位,是治理盐碱地的根本途径农艺措施包括合理灌溉、深松深耕、增施有机肥、秸秆还田等;化学措施是指向土壤中添加化学改良剂;生物措施包括种植盐生植物、种植耐盐绿肥和牧草、施加土壤有益微生物菌剂产品等。

据介绍,各地形成了一些区域特色明显的技术模式,例如西北内陆区“膜下滴灌”技术模式、松嫩平原苏打盐碱地“以稻治碱”技术模式、滨海盐碱地“暗管排盐”技术模式等。

“长期的研究和实践经验表明,盐碱地治理的本质是‘淡化表层、防治盐碱,培肥耕层、提升地力’,核心是‘灌排配套、盐随水走’。”李玉义表示,盐碱地治理的技术、产品要真正发挥作用,必须坚持四个原则——遵循水盐运动规律,综合施策,经济可行,安全可持续。

他表示,当前盐碱地治理的技术很多,但真正能被各地接受并大范围推广的却较有限,原因在于投入成本高、财力难支撑,必须探索投入成本与经济状况相适的改良技术。

“盐碱区往往也是生态脆弱区、敏感区,因此治理改良使用的技术、产品不仅要有效,还要安全、绿色,避免污染破坏耕地和环境。”李玉义说。

努力克服困难和挑战推进盐碱地综合利用

李玉义表示,盐碱地综合利用主要面临以下四方面困难和挑战:

——耕地盐碱化治理难度增大。灌排渠系、田间道路等基础设施越缺乏、土壤盐碱程度越高,盐碱地的治理利用成本越高。近几十年,节水灌溉技术被广泛应用,有效促进了节水节肥,但大范围、长期推广滴灌使得盐分沿土壤孔隙上升到地表累积,亟待系统治理和解决。

——水资源严重制约。盐碱地主要分布在水资源缺乏的干旱半干旱区域,经过多年开垦开发,水资源条件较好的地区已基本开垦,如果没有大型引调水工程,盐碱地集中连片开发难以实现。

——改良后的盐碱地稳定性差。盐碱地采取洗盐排盐、土壤改良培肥等措施后,若不持续开展治理和压盐,很容易再次返盐返碱,需要持续投入、久久为功。

——技术支撑有待加强。虽然传统技术效果好,但是需水量大、见效时间长,低耗水、高效率的现代工程农艺改良技术和经济高效、环境安全的改良产品仍然不足。

李玉义建议,下一步要强化顶层设计,加快基础调查,夯实科技支撑,加速“以种适地”步伐。推动******盐碱地相关政策文件,积极争取资金加大治理改造力度;指导有关地区推进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;强化盐碱地治理基础研究,重点解决关键技术瓶颈,创新技术产品装备,加快成果推广应用;加快耐盐碱作物品种选育、试验审定和示范推广。